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

传统

日子过得很平静,哈哈哈,一切又恢复往日的淡泊,女儿算是轰轰烈烈的嫁出去了,而好友少民也终于了了心愿,乘风踏浪的云游四海去了,现在想做的是看看哪一天身体状况好的时候,到社区医院探访一下明泉。

有人问:“你这一篇博客登载女儿的喜事,那边马上又报道朋友的丧事,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忌讳吗?”

老实说,没有一点忌讳是假的,当我接到刘立的电话告诉我少民过世,要我帮忙在博客上发布这个消息,让朋友们能到少民灵堂见他最后一面时,我心里还是有过挣扎的,那是因为传统观念让我们一直觉得喜事和丧事会相冲,会带来不好的运程。

但是,我这个人就偏偏是一个不执着的人,经常会给自己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来安慰自己,我是这么想的,生老病死,红事白事,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回避不掉的一个部分,况且,少民是我40年的老友,只会关心我、帮我、祝福我,又怎么会害我呢?如果他没生病的话,他还是恺灵婚宴的座上宾呢。

就这样,我开解了宗英,也开解了自己,不过,这样的做法对老人家就绝对要保守秘密,不然的话,我们的耳根将有一段时间会不得清净咯。哈哈哈······

恺灵和杰霖的这次婚礼,老人家(我岳母)已经有很多意见了,为什么没有穿婚纱?为什么没有伴郎、伴娘?为什么不这个?为什么不那个?我们华人结婚都是这样的,那样的,你们怎么可以让孩子这样搞法?哇塞,几给力一下的,尤其是必须面对她的宗英,晚上是恶梦连连。哈哈哈······

很多时候,有些东西和老人家是说不通的,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那样做的,他们的祖父母是那样,他们的父母是那样,他们是那样也要求我们是那样,总之很难一下子改变他们的传统看法,只能在一定的能力范围内去满足老人家那些做起来不甚麻烦的想法,同时,好好的、婉转的告诉她,现在的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个时候啦,也不吃我们那一套啦,他们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做法,他们才是主角,我们就不要喧宾夺主,好好的跑跑龙套就算了。

我不知道别人嫁女儿是怎样想的,不过我总觉得,如果孩子不想根据华人传统的习俗举行婚礼,那我就不会坚持要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的,无论如何,传统还是不传统,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,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的同欢共庆,总不能因为各持己见而搞到最后人人拉长了脸,喜事变怨事吧,对吗?

全家福

8 条评论:

少年子弟江湖老 说...

這幾年我越發覺得,很多傳統是有它的邏輯性和“科學性”的。我們這幾代人都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的華人,為了新文化的推展,中國“傳統”上潛在的“取而代之”的觀念和文化就發揮了其神勇的功能--新的要來,舊的就“通通”地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要被“取代”,導致很多舊有的“文化傳統”被一刀切地完全被切除,而新的文化事實上也未必證明比舊的文化好多少,甚至是更糟糕。說穿了,我們這幾代人是新舊文化交錯競逐的白老鼠,先人設計一套“禮法”,必定有它的邏輯和合理性,甚至必要性,這些禮法是經過長時間的“實踐”、“統計”、甚至是“辯證”之後保存下來的,哪怕是西方國家都有類似的“傳統”,因此,我認為我們這一代人,要惡補一些“合理的”、經“統計後辯證”形成的傳統的知識,傳授給下一代人,很多事情讓年輕一代“自由地為所欲為”,最終將讓他們發現,自己原來是那麼的失根與茫然,這一現象,早的話我們的孩子輩不就的將來就會發現,晚一點的話,孫子輩就會驚覺,不然的話,看看中國大陸的民風敗壞、價值觀錯亂、人倫盡喪,以致在近幾十年來馬不停蹄的“文藝復興運動”,就可以感同身受。
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,我認為要盡所能地“捍衛”自己的“傳統文化”,因為棒子已經在我們的手中,如果連我們都放棄,就等同苟且傳統徹底地淪喪,完全失去了社會發展的所有“話語權”了。

匿名 说...

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,抱着强烈的愿望要改变民族国家的积贫积弱、腐败落后的国运。
第一批出洋的留学生是到日本,见到了明治维新对日本的改变,出现了保皇派的康有为、梁启超及一群革命烈士。从历史观来看,他们的确是先行的改革者。对他们作事后孔明的狂妄与粗暴的批判,实属浅薄;因为改革的道路实在是摸着石子过河,没有前人流血的经验教训,又怎会有后来的成功?康梁的失败,让第二批留洋欧美的革命志士,在向往于西方民主政治的狂热中,不无偏颇的把一切归罪于帝治以至传承两千多年的文化。百年辛亥这段历史,实在太沉重、亦难三言两语道尽。。。
新文化运动以后的学人,大多已不悉心学习孔孟学说,却总不经意的以断章取义、片面的人云亦云对传统文化思想作攻讦。。。
民俗信仰也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,但它们离儒家与道家思想相去甚远;不过其中亦有其对普罗大众,起着教化警醒的作用。当然民俗中也存在着迷信与为小众利益的不良习俗。这个部分才是我们当正视及破除的。心中有光明、坦坦荡荡、光敏磊落,哪来这么多忌讳与繁文缛节。
中华文化乃释道儒三家大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磨合及和谐共生,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思想。日本及韩国正是获益这传统文化思想,却不失其在现代化进程中与时并进!
儒道二家皆说:当行则行,当止则止!释家说:佛心看人,人人是佛;鬼心看人,人人是鬼!在高调提倡传统文化的当儿,却不追本溯源的深入学习经典,实在是盲人摸象,睁着眼睛说瞎话。愿与同侪共勉。 杨帆

匿名 说...

补白:佛,在梵文中乃大觉者之意。
释迦牟尼原本是古印度的大教育家,成佛乃成大觉者之意;和中土的孔子一样。试想一个王子将成为国君可享尽荣华富贵,却因目睹生老病死,而出家苦行,为了悟人生,最后证道成佛而说法;其实是在对世人的教化。宗教迷信都是后人为达成其私有目的而推行。
今人大有一面叫嚣破除迷信,一面大搞个人崇拜与迷信者;却仍有其为数众多的追随者与崇拜者。实在令人感慨万千!--杨帆

老刀把子 说...

这评论难写了。两位洋洋洒洒三大篇 ,的确让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。

说到传统,老刀有一个看法: 符合道理的可循。没道理却无伤大雅的,可行可不行。没道理又繁文缛节的不一定要行。

够简单吧。哈哈。

匿名 说...

老刀言简意赅!悟性真高!赞!杨帆

匿名 说...

豁达一些,能走的路就会宽广。

匿名 说...

三本太郎先生说的“取而代之”现象确实如此,中华文化近代更是常上演“拿了茄子丢了鞋子”的绕口令。难怪至今汉人没有一套自己的传统汉服(古装不算)。
扬帆兄的“民俗中也存在着迷信与为小众利益的不良习俗。这个部分才是我们当正视及破除的”与老刀兄所论的“符合道理的可循。没道理却无伤大雅的,可行可不行。没道理又繁文缛节的不一定要行。”基本相同,只是扬帆兄更要求从文化经典中找寻依据。
伟仔也直言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做法。
三位的说法,我都致以敬礼!赞赞赞!

匿名 说...

禮儀是一種規範,自由任選,與五四的偏激何干?